正如《[DappReview]2020 年二季度 Dapp 市场报告》所述,加密艺术品市场从 2019 年底进入活跃状态,SuperRare,、KnownOrigin 和 MakersPlace 这三家加密艺术品平台总交易额从 2019 年第四季度的 26.7 万美元增长到 2020 第二季度的 84 万美元,连续两个季度增幅超过 50%。
除此之外,新推出的加密编程艺术平台 Async Art 的总交易额也超过了 22.2 万美元。目前各平台有超过 2,000 余位艺术家,接近 3,000 名收藏者。
从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现在被更多的人关注,加密艺术这个小众圈子正在逐渐扩大。虽然从交易量上看,加密艺术仍只是整个加密领域的冰山一角,但结合近期加密艺术交易额增长速率的突飞猛进,也许下一个加密领域的浪潮就会由它掀起。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艺术也始终小众。
普通人接触艺术顶多是看看展览或是上课听老师讲,很难接触到艺术收藏领域,而富人圈子却热衷于以天价拍下一件艺术品。虽然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欣赏,但能将它作为展示自己财富的手段,似乎艺术收藏已经被富人所垄断,毕竟人们只有在物质富足后才会去填补精神的空洞与虚荣。
那在区块链技术的帮助下,艺术能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呢?
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艺术都应该有所突破。
在思考区块链技术能够艺术带来些什么之前,不妨先来对艺术做一个简单的定义。19 世纪英国的著名作家约翰·罗斯金曾说:「伟大的民族在这三件手稿中写下它们的自传,这分别是行为之书、语言之书和艺术之书。如果不读其他两本书的话,其中的任何一本都无法读懂,但三本书之中只有最后一本是值得信赖的。」
(约翰·罗斯金)
艺术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就是因为它囊括了宗教、价值观、社会历史、禁忌崇拜、兴趣爱好等等各个领域、各式各样的内容。正如艺术学者王瑞芸老师所说,艺术所反映的,是人在不同地理气候、不同生产方式、不同社会结构中形成的不同的心思和观念。这些在其他领域也许会有所遮掩,但是在艺术中却会毫无掩饰地表现出来,因为在艺术世界不存在现实生活中的约束,所以艺术有着更高的可信度而且艺术的内容浩瀚无垠。
举例来说。
原始人把对捕猎的美好愿景变成壁画绘制在石窟中;古埃及人对神和法老十分敬重,认为从一个角度主观地绘画或雕刻会显得他们的身体残缺,所以他们的艺术是刻板的、精简的;希腊人的哲学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于是无论是画作还是雕塑都充满烟火气与澄澈;好战尚武、严谨的罗马人继承了希腊艺术,并将其演化得更为写实与尖锐;战争、混乱的中世纪,价值观建立与基督教,于是诞生了严肃而浪漫的哥特风格与骑士精神;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逐渐摆脱教会神权的束缚,所以艺术作品中也能看出当时的艺术家们对于「人」的展示的迫不及待;诞生于天主教反宗教改革的巴洛克艺术最有代表性的特点便是奢华与动感;在工业革命后科技飞速发展,从而造成了污染等社会问题,那时的人们开始反思自己创造的文明,于是才诞生了浪漫主义……
可见,自古以来,每一次时代更迭或经历动荡总会让人们对世界产生更新的看法与观念,而每一次观念的更新都会带来艺术的进步。
为了艺术而艺术的创作相比于观念的表达总是平淡且无趣的。这也是为什么达芬奇的《救世主》拍卖价高达 4.5 亿美元,而同样风格甚至是同样内容的当代画作只会被当作装饰画在某电商平台卖到几十块钱。除了画作的时间价值和达芬奇的名人效应对价格的影响,它们的区别就在于这究竟是人观念的表达还是为了艺术而艺术。
(达芬奇《救世主》)
有人说艺术是无价的,不可以用价格衡量。其实从某种角度而言,在早期,艺术品的价格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其价值。不难理解,如果人们认同艺术品所传达的价值、所表达的观念自然会愿意用超过购买装饰画的价格购买,如果很多人都想要则采取价高者得的方式,也就成为了如今的拍卖。不能说没有获得人们认可的艺术品毫无价值,但可以说在那时得到人们认可的艺术品一定是有价值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的艺术品逐渐变成了富人阶级用来展示财富的工具,除了少部分收藏家仍然会深入探讨艺术品要传达的价值外,更多的拍卖者只是希望通过高价买下一幅画展示自己的财力,或者是通过收藏一幅享誉世界的艺术品来打入更高层的圈子,对艺术的欣赏越来越不纯粹。这也就造成了普通人难以参与到艺术之中,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认为艺术是遥不可及的。
同时,作品经常拍卖出天价也让一部分人选择伪造艺术品来获取高昂的利润。艺术圈子进一步的缩小以及公信力的下降给本就窘迫的艺术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而说到区块链,大部分人都不太了解,而了解区块链的那一小部分人基本都在关注各种加密货币,毕竟相比于艺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财富,能实打实拿到手的利益才更吸引人。
不过随着 SuperRare,、KnownOrigin 、MakersPlace 等平台的推出与发展,似乎普通人与艺术的距离被拉得更近,一些在平台展示的艺术品售价仅仅不到 0.1ETH,这也让普通人有能力将其收入囊中,也让普通人重燃对艺术的热情。
有不少文章已经阐述了区块链技术将会给艺术领域带来的帮助,而近期加密艺术品市场成交额的增长似乎也在印证着这一点。但更加理智地思考一下,有一个疑问是:区块链技术对于艺术来说真的有百益而无一害吗?为此,律动BlockBeats与加密艺术家刘嘉颖以及 BCA 创始人孙博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品溯源与确权问题
这是被提及次数最频繁的问题。
律动 BlockBeats:的确,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幅画从艺术家创作出来后经历的每一次交易以及每一位曾经的拥有者与现任拥有者,并且每一次交易艺术家都可以获得收益。但是我们又该如何确认那幅画作真的是由那位艺术家创作的呢?
虽然目前 SuperRare 等大的艺术品交易平台只能通过内部邀请来入驻成为艺术家并发布作品,但之后或者是目前一些小平台,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入驻成为「艺术家」并上传作品,该如何确认这些作品真的是他们原创呢?如果他们是拷贝其他人的作品之后发布到其他平台上,又该如何监督呢?如果要打通所有平台的数据,在上传作品时进行对比筛选,在面对未来海量艺术家与作品,如何确保没有误差且能准确识别出每一件非原创的作品?
如今的艺术家们对「盗版」、「伪造」等等深恶痛绝,一是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创作成果在不经允许的情况下被人偷偷拿去牟利,需要靠艺术谋生的艺术家们很可能会失去收入来源;二是如果盗版行为得不到遏制与监管,所有人都靠这种方式赚钱,则会对艺术本身带来巨大伤害。
其实现在的艺术家们也在面临着这个问题,以音乐为例,每一天都有无数人从 YouTube 等网站下载国外音乐人的编曲作品等发布在国内音乐平台为自己牟利,电商平台上也有无数家店铺在贩卖着盗版采样包,虽然这些是在链下的非法行为,但是在链上,如果不能及时推出足够有效的监管措施,这些类似的行为只会变得更多。
而且,尤其是对于艺术画来说,数字化之后的图片在网络上可以被轻而易举地下载、传播甚至是使用,大概只有那些有着浓厚艺术情怀的人才会愿意支付高昂的费用购买吧。
刘嘉颖:区块链只能做到溯源,没有办法做到确权。单从 NFT 这个区块链艺术类型上来看,作品第一次上链时,可以让所有人知道这是你发布的,但无法确定这是艺术家本人创作的。
从本质上来讲,虚拟世界和现实物质世界无法完全打通,比如我有一幅画了一半的实体油画,我朋友帮我扫描电子图像并发成了 NFT,然后我继续画完了这幅油画,这个线上的 NFT 半成品图像跟我线下这幅完成的绘画是脱离的。
第二种类型是艺术品使用区块链的本质特性来创造的,本身作品就在链上,比如我最早创作的《多多益善》(2018),以及最近创作的《小目标》(2020),这两件作品一个是使用智能合约来创作的艺术品,一个是使用 Defi 机制来创作的艺术品,它们都是离开区块链之后就无法存在的艺术作品,这种类型的区块链艺术品的同样也是可以溯源,但是依然无法确权。
刘嘉颖,《多多益善》,2019
目前我觉得对确权有一些帮助的方式是区块链艺术品使用艺术家个人的 ENS 账号来发,比如我的作品会使用 CryptoZR.ETH 这个账号,并且我的 Twitter 账号上也会标明 CryptoZR.ETH,在社交媒体上同步发布我的作品,通过用社交媒体背书的方式,来关联起创作者的以太地址,通过地址创建的智能合约就可以关联到作品。关于盗图发币的情况,我认为艺术家本人如果发现自己的作品被盗应该会申诉,拍卖平台有权把这些作品下架。另一方面,我个人认为盗图发币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藏家会持续观察一个艺术家一段时间,才会产生收藏行为,如果盗图能盗好几年,并且都是同一个系列,那也算是本事了。
孙博涵:在传统艺术的创作和销售过程中,艺术家往往是通过个人签名或者出版画册的形式来保障著作权。而在区块链世界中,艺术家的作品和唯一的、不可分割的 NFT(非同质化代币)绑定,在区块链上发行,之后的每一次交易都会被记录在链上,并向全网广播。
基于区块链的 NFT 技术提供了一种标记原生数字资产所有权的方法,真正解决了数字作品难以确立稀缺性和真实性的痛点,便于作品后续的流转和交易。当它的所有者想出售时,只需要简单地出具这枚 NFT 的标记信息来声明作品的真实性和自己对该作品的所有权即可。
同时这种认证是数字化可溯源的,因为艺术资产的所有权记录在区块链上,在保证交易合法性的同时也可以防止艺术品的伪造和欺诈。反观线下的数字作品交易,画廊只能给到藏家一张光盘或者 U 盘,即便这些媒介可以设置密码,但依旧可以被无限复制,艺术家很难保证自己作品的价值。
对于盗用作品发布的情况是不大可能出现的,平台会尽力阻止这一情况的发生。
BCAEX 平台及其他包括 SUPERRARE 在内的头部交易平台在艺术家进行申请加入时都会要求艺术家上传个人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这一步检验程序有点类似 KYC,也相当于实体艺术家将作品印制到出版的画册当中,并且在平台查验过后平台也有权利拒绝艺术家的加入,这并不存在任何私人缘由,只是要保证每位平台使用者的权利。
想要入驻平台的艺术家也可以选择已经在平台内上传作品的艺术家为其撰写担保文件,这也能够提高艺术家的通过率。我们也会在社交媒体当中同艺术家建立联系以明确他们的个人意愿。一旦出现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和类似举报,平台会在核实情况后销毁作品并禁止违规账号访问,违规作品也需要对创作者作出赔偿。
控制权与编辑权的分离
律动 BlockBeats:所谓控制权与编辑权的分离是指买下一幅艺术品之后,艺术家仍然可以对该艺术品进行编辑,收藏者也可以提前付款来购买某个艺术家的下一幅作品。这里有两点需要谨慎考虑。
一是,一幅艺术品如果在后续被修改,这是否会影响到其内在价值。正如上文所述,艺术的内在价值是创作者在某时某地对某件事的独特看法与观念。如果艺术家对此前已经发布并售出的作品进行修改,这可以看作艺术家已经不认同当时的观念,而如果艺术家新的观念不再是独特的,而是普世的、中庸的,那么这件艺术作品是否还具有购买时的价值呢?
又或者说,同一幅作品中承载着艺术家的两种产生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不同观念能否达到和谐的状态,此时的艺术作品的价值,无论是其内在的精神价值内核还是外在的价格表现又该如何确定呢?
二是,预购艺术品的方式是否真的可行。你不可能准确地预知到一个画家下一幅画的价值,就算是那位画家已经声名显赫,但如果面对积压过多的预购订单,也很难保证每一件艺术品都有独到的、有价值的观念传达,很有可能艺术家面对工作压力选择了没有灵魂的创作方式,即上文中提到的「为了艺术而艺术」,这是没有价值的,而且也不能因为他的名气而强行赋予价值。
有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就是在艺术家发布作品时将自己的创作想法、作品寓意写清楚,以防没有精神价值的装饰画被误当作艺术品以及人们对其的过度解读。不过这样发展可能会衍生出购买者先提出一个思考与观念,再由艺术家以此为依据完成创作,那这种缺乏独立思考以及艺术家自己观念表达的作品是否还能被称作艺术呢?。
刘嘉颖:提前预购,这种现象是有的,在传统艺术圈,这样的现象也是比较常见。一般情况下,艺术家是不会对已经出售的作品做二次再创作,艺术家需要对自己的作品和藏家负责,如果这件作品如果内容变化了,那么其价值也很可能会有相应的变化。
从技术角度来说,元数据(metadata)使用 IPFS,并且其中作品图片也使用 IPFS,可以避免艺术家再次修改内容。
不过加密艺术品的图像确实是可以再次修改的,这也是在重新挑战传统的艺术形式,以及艺术品的定义。
孙博涵:在实体艺术销售当中,这个情况是经常出现的,很多签约画廊的艺术家可能开幕前作品就已经被订走大半了。在加密艺术平台中省去了中间商,即大地便利了藏家和艺术家建立联系,增强作品的流动性,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必然,大家都希望能够先占有自己看好的作品,毕竟抢手的东西人人都想要嘛(笑)。
至于卖出后还能否再次修改,目前来说我还没有见过,目前基本的情况是这样的,发出的作品对应唯一的 NFT,艺术家们便不再修改了,如果艺术家再要修改,他们就会选择重新上传成另一幅作品,那价值也就是另一幅作品的价值了。
可复制性
律动 BlockBeats:可复制性是指对于同一幅作品,艺术家可以创造出多个 NFT 进行空投式营销或向更多藏家进行副本销售。古语有云:「物以稀为贵。」随着艺术品 NFT 复制数量的增加,或许会造成该艺术品价值的稀释。
虽然让更多人拥有一件艺术品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如果不能掌握好 NFT 发行量,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如果复制后销售的 NFT 副本数量过多、价格降低,可能会让这件艺术品失去其收藏价值;而如果价格依旧很高则会让富人阶级进一步形成垄断,表面上是让更多人收藏艺术品,实际上却进一步提高了艺术收藏领域的门槛,普通人更难加入其中。
对于这一点,曹寅老师在《重新思考加密艺术品稀缺性》这篇文章中提到了他的见解。他认为,过去的多版限量艺术品是杜尚、毕加索、安迪沃霍尔、博伊尔等上一代艺术家使艺术民主化的一种方式;但在当代,多版限量的创作和销售方式却赋予了艺术品新的流量价值和社交工具属性。
的确,多版限量的加密艺术品可以为同一版每一件作品的拍卖价格提供参考、实现价格支撑,也会成为相同收藏者的社交纽带并得到更大的展示可能性。艺术收藏着世代更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也带来的更新的「收藏观」,对于艺术稀缺性的思考也需要破旧立新,不过说到底,市场所需要的,是真正经得起考验的、有价值的艺术品,它们的多版发型不但不会稀释自身的价格,反而会给市场带来更大的收获。因此,在区块链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完成更多的、更有价值的艺术输出又将成为下一个亟需探究的课题。
刘嘉颖:空投式营销本身就是一种赠送的过程,作品的价值和空投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比如我的 NFT 作品《红与蓝》2019,从红色到蓝色渐变出 100 个色块,每一个色块都会以拍卖的形式出售,这种类型的作品就不会采用空投的方式来发行,但我的《1000Dollars》2020,就空投给了很多人,类似直升机撒币的方式,让人们关注「Sound Money」系列中的更多作品,这是一种传播的方式。
刘嘉颖,《红与蓝》,2020
其实这个问题也让我想到 Cryptopunk,最早这个作品就是采用的空投式领取,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价格才逐渐得以体现。孙博涵:藏家荪田雨在《艺术品的价值如何衡量》(原文链接)一文中讲到了一件艺术品价值的六个维度「艺术审美价值」、「承载文化价值」、「社会认可价值」、「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每种价值的权重更依赖于观者的审美眼光、文化习惯和艺术感知,因此没有标准的尺度和通行的黄金比例。」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在作品被空投式营销的过程当中,已经创造出了价值。这种价值可能不在作品本身,但是创作者是可以在这其中获得回报的。而且这并不会直接导致作品价格的稀释,广泛的传播度和社会认可度反而可以使得作品价值得到更大的提升空间。至于这件作品和创作者能否上升,还是要从其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和承载的文化、技术价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去判断。
可编程性
律动 BlockBeats:将艺术与编程相融合是一个大胆且有趣的尝试。可编程性主要体现在两点。首先来说,可编程性可以让艺术家在创作时使用其他艺术家创建的图层,自己创建的图层也可以由其他艺术家使用。
这很像音乐中的采样。很多嘻哈音乐人没有足够的乐理知识支撑是他们能够独立编曲,他们常用的方法是找一首音乐截取八个小节,再通过改变速度、音调、音色等方式完成编曲,高水平的音乐人可以将采样与自己的创作完美融合,而低水平的音乐人却只会简单缝合。而且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在售的采样包,里面有各种风格的旋律、鼓点等文件供音乐人使用。
从某个角度来说,它提高了艺术的上限,但是也将门槛拉低了很多,的确会有更多人回来尝试用编程的方式创作自己的作品,但他们从图案的拼接缝合到「采样」变为己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这过程中他们所创作的作品我不认为可以被成为艺术。
其次,可编程性可以使艺术品在不同时间随机地产生变化。虽然产生变化的内容范围是艺术家可以提前设置的,但在何时、如何改变是不可控的。不可否认,这的确给画作增添了许多趣味性,但是趣味性不等同于艺术价值。目前很多售出高价的编程艺术品,买方更看重的其实是它的趣味性,并且很多媒体文章的噱头也是从趣味性的角度来选择。
我们一边对所谓「大师」的泼洒式作画表示不屑与鄙夷,一边却在追捧着随机变化的编程艺术,其实两者都是随机生成的艺术,只不过一个维度是空间而另一个维度是时间,我们不应该由于时间维度的不可触碰就额外赋予其更高的价值。上文也写到,艺术的价值来自于观念的表达,而既然它会随机变化,则表明它并没有某个明确传达的观念,所以对于其是否具有艺术价值还有待商榷。
刘嘉颖:我正在利用这一特性创作新的艺术品。对于通过使用他人提供的图层进行简单拼凑缝合创作的手法最早在波普艺术中出现,光从手法上来看,不是什么新奇的方式,但是使用这种手法,想表达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想呈现一个什么主题,这个比较重要。
孙博涵:趣味性应当是包含在艺术性之内的吧。作品的艺术性并非单纯从美学角度出发的,根据哲学家 Mattew Kieran 的观点「一个好的艺术品是给人带来愉悦感的。」我们对于这个作品之后能够产生出的变化的期待,是本身这件作品就具备的艺术价值。不仅仅是一套算法呈现的视觉作品,很多变化着的作品其实是一件、或者一整套行为,藏家和大众可以留下互动的痕迹,成为这件作品的创作者的一员。
就好比在艺术圈轰动一时的「香蕉事件」,事情发生在迈阿密巴塞尔艺博会艺术家莫瑞吉奥·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的作品《丑角(Comedian)》很快被两位藏家以 12 万美金买走。而这件作品只是一只用银色胶带纸贴在墙壁上的普通香蕉。
但这件事最好玩的地方在于「指定哪根香蕉是价值十几万美金的艺术品的权利」。在艺术家和画廊提供的「真伪证书」里的第三条中注明,拥有真伪证书的藏家,可在香蕉变质后自行更换。后来又有一位行为艺术家 David Datuna 前往现场并当场吃掉了这根香蕉,并称自己的行为也是艺术作品, 作品叫做《饥饿》。
很快这件事情成为艺术圈谈论的焦点,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它又一次拓宽了艺术的边界。但回过头来想,它本身也一样具备艺术价值,因为这件作品足够引起人们去思考何为艺术何为作品。还是借用 Mattew Kieran 的观点「一个好的艺术品是可以帮助人们丰富理解、认知这个世界的。」虽然这个例子放在这个问题里可能不甚恰当,但对藏家或者大众来说,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不是艺术,而是参与和思考。在未来,也应当会有更多的艺术创作者在区块链世界中创作出让人更大吃一惊甚至大跌眼镜的行为作品,我们很期待。
普及
律动 BlockBeats:人们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到艺术中。无论是艺术领域还是其他领域的发展都需要更多人的加入,但是目前阶段,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是否会产生正向的效果呢?更多人的加入带来的不只是艺术收藏门槛的降低,同时还有艺术作品水准的降低。现在,各个平台上有很多相同的作品,只改变了颜色,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更改只是增加了一个编号。真正的艺术家在通过作品传达自己的观念时会对每个元素极其考究,无论是构图、内容还是颜色,每个选择都有其独特用意值得去探讨。而现在如果换个颜色就算创造了新的艺术品的话,目前的艺术家们甚至可以一天完成上百件艺术品的创作。
通过填色游戏完成的创作是没有意义的,顶多被当作装饰画,不能被当作艺术。
通过区块链技术让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固然是一件好事,区块链技术也一定有能力帮助艺术迈向更高的层次,而且,目前区块链技术也已经帮助艺术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也的确吸纳了更多人加入其中。
不过,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我们不应该仅仅看到区块链技术对艺术的帮助与推动,也应该提前警惕可能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并提前做好准备。
刘嘉颖:加密艺术的普及需要在加密艺术圈内的人将圈外的人逐步引进进来,需要做一些非常踏实的工作,比如开设课程、撰写攻略、提供方便的工具等等,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藏家,这两者的增加都会刺激这个行业的发展,两者缺一不可。所谓的门槛,我大概可以将其分为认知门槛和手续费的门槛,前者需要更多的市场培育,后者需要 Layer2 之类的技术解决方案,降低这两种门槛都会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孙博涵:想普及加密艺术,不如回望艺术史中其他艺术门类的兴起过程,创作者和赞助人(藏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创作者 、技术普及、收藏者是息息相关的。不过首先是艺术家的数量需要先增长起来,才能带动行业良性增长。例如油画(及其他媒介创作的实体绘画)的发展也是由师徒相授的艺术,慢慢发展到学院内开设专业专门教授,再发展到今天我们在商业街中就开设有面向大众的油画教室。绘画成为平民百姓可以根据自我的兴趣选择的爱好,使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创作者。
在这几百年间绘画的普及是随着科学技术和赞助人群体的发展不断演变的,一方面,技术革命使得创作媒介绘画材料更易买到,不像在历史中颜料的制作是师徒间的不传之秘。这是技术的普及;另一方面是作品的拥有者(藏家)由最开始的个别宗教统治者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王公贵族再到有购买力的市民,直至今天,人人都可成为藏家,绘画已是家庭装饰的必备品。
这是伴随着可购买的艺术品越来越多,价格层次不断丰富带来的自然过程。如果创作者人数太少,作品稀缺,艺术依然是有钱人的玩具,甚至是身份的壁垒。区块链技术下的加密艺术交易本就有去中心化的背景,自然少不了更多艺术家的参与。所以我们认为创作者是生态的基石。
但对于大部分传统艺术家而言,运用电子媒介创作作品首先是一个大门槛,降低这种门槛科技力量的辅助夹持是必要的,也就需要更多的技术公司生产出更多使用方法简易、上手迅速的 AI 创作工具,使得传统艺术家们不需要专业学习 AI 算法而是直接选择某种算法程序,那也就能更容易的将自己的创作思想转化成数字作品。譬如一开始创作数码版画的艺术家们只能使用 Adobe 和 Autodesk 的一系列软件进行创作,而现在他们只需要一个 iPad 和一只 Apple Pencil 就能随意绘画。
所以在当前的环境下,想要加密艺术作为一个全新的艺术收藏门类普及开来,首先是要更多地使用电子产品作为创作工具的艺术家们来丰富作品的数量,当基数到达了一个足够大的数值,作品的质量和价值自然就会有分类,那么相对应的,行业进入市场细分阶段,我们就能看到不同阶层的藏家在收藏不同价值的作品。而生态的繁荣会带来更多更好的的作品,好作品是可以帮助加密艺术出圈的,让加密艺术在大众生活中更多出现,收藏门槛便会不断降低。
门槛的降低必然会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我们目前能估量到的就是拉低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但回看整个艺术发展史,这种负面影响和整个生态的繁荣相比。应该只是一种正常而健康的历史发展过程。
结语
希望有朝一日,区块链技术能真正帮助到艺术打破阶级壁垒,让所有人都有能力收藏并创作艺术,同时保持艺术的稀缺性与价值输出,而不仅仅像现在一样只带来了流动性。想做到这些,最重要的则是高质量艺术品的大量创造,而这离不开艺术在普通人中的普及与渗透,相信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会有更多普通人愿意接触艺术、学习艺术、欣赏艺术,也会有更多人愿意成为艺术创作者并创作更多优质的、真正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