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 —银保监会等五部门

中标 5000 万政府区块链项目的芯际科技 CEO 是如何看待公链的 ?

原文作者:芯际科技

律动 BlockBeats 注:清华姚班博士戴卫国创立的芯际科技中标价值 5000万的长治公链项目事件引发了广泛讨论。这篇文章是戴博士在2019年末的自述,阐述了自己对于区块链、公链,以及芯际科技如何解决公链问题的观点。

以太坊

戴卫国  芯际科技 CEO

我从事网络安全,博士的研究方向又是「分布式算法」,很早就接触比特币了。从技术来看,比特币代码巧妙,符合黑客的逻辑。那个时候,我认识的很多圈内人,都在做交易平台,或者在交易平台之间搬砖。我只是觉得比特币很好玩,也没觉得是一个巨大的平台,后来区块链的发展,似乎有了裹挟一切的力量。

1. 原以为区块链充满艰辛,没想到如此疯狂

2014 年以太坊出来了,2017 年 IC0 开始,币圈一下子疯狂了,快速发币,找人喊单,上交易平台,然后操纵币价。很多人跑步入场,区块链颠覆世界的故事,讲得越来越大,尤其是 EOS,把区块链讲到了无限可能性,是千倍、万倍的历史机遇。


后来跑出来很多号称公链的项目,区块链 3.0 的卡位之争,甚嚣尘上。正如那句箴言,上帝欲要其灭亡,必令其疯狂。后来,项目方跑路的大有人在,而许多创业公司因为被资本所绑架,骑虎难下。

我原想到的是这个过程的艰辛和曲折,但没想到的是这样群体性的疯狂。

区块链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思想:让技术来解决人与人之间信任的问题;区块链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运营模式:以很轻的方式启动,用未来的价值换取当下的付出和贡献;区块链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组织方式:将组织的边界打开,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生态创造价值,并引领生态的进化。

之前火爆的行情也催生出一批逻辑简单、肆意模仿的项目,这样盲目的追随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没有任何意义。不论是比特币或者以太坊,都不能完全代表区块链技术,因为区块链要以可信的方式撑得起来互联网级别的应用和用户。

区块链经过过去两年的概念快速普及和一轮泡沫式的增长之后,我们不能再以比特币时代的逻辑去思考问题,更多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搭建一个安全的新的底层技术来改变现在整个的互联网。

我置身于这股潮流之中,内心里相信区块链的未来价值百倍于互联网,其实,我们的白皮书字早已完成,技术细节反复推敲,只是没有发给任何人。

区块链其实是一个赚慢钱的行业,数字货币的共识不会一蹴而就,可信数据的价值体现不会一蹴而就,生态价值的彰显不会一蹴而就。每一个参与区块链行业的朋友们都应该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有决心,而不是急功近利,幻想着一夜暴富。

区块链的健康发展必须回归价值,赋能行业的长周期。我一直思考的是,BTC、ETH、EOS 出来了,除了炒币之外,为什么没有真正的应用?

2. 区块链应该对标互联网,建立可信网

区块链技术源自比特币,比特币不是为了技术,不是对标互联网,是对标国家货币发行权。在古代个人造币、发币应是死罪,中本聪做了隐士,留下了区块链技术思想和比特币。

V 神崇拜比特币,在其上面增加二次开发功能建立以太坊,想象它是世界、市场,基于币来运行,允许大家轻松地发币。以太坊站是在比特币的肩膀上成长的下一代,这就注定了它比那些简单改改比特币的项目要更有魅力!

比特币就是单纯的加密数字货币,不求应用,不求速度。以太坊给了大家做二次开发、做应用的愿景,但是比特币的根基限制了这个梦想,以太坊的速度也非常慢,没有可扩展性。作为一个极客的尝试它很成功,作为简单的发币平台它也很成功,但是要全面运用,就没有这个可能性。

以太坊快速火了一把,V 神心里也明白,所以要升级,但是对一个已经运行的去中心化系统,升级难度比重新建一个还要大。核心技术架构完全重构、既得利益者、执迷不悟者、去中心化治理模式等,都是它的强大阻力,虽然以太坊一直在释放要升级换代的信息。

EOS 仿照美国的选举制度搞了 21 个超级节点竞选,很高明的营销手段,但这 21 个节点不是代表未来的可信网络,是小部分人相信的平台,同时也不具备可扩展性。

大家都模仿以太坊模式,通过发布白皮书、基于以太坊 ERC20 来发币的逻辑来做项目,间接促成了以太坊的阶段性成功,很多想做行业公链、做应用的项目本来希望能在以太坊上来开发,都不得不放弃,同时也有一些人开始发币来做新的基础公链。

当然同时催生了交易平台行业的快速发展。于是,乱币众生,数以万计,各种空气币横空出世,结果可想而知。好在比特币、以太坊爆炸性的宣传了区块链技术,加快了区块链行业发展的进程。

我们做区块链,是对标互联网,建立可信网,互联网基于单个计算机传播数据和信息,可信网基于可信计平台传递可验证证明和价值,单个计算机上运行的是可控制和修改的程序,可信计算平台运行的是无人控制和不可篡改的程序。

当前互联网巨头们都在做区块链,但是只用了对他们有用的一面,放弃了对他们垄断和控制不利的一面。区块链现阶段只是互联网的小补丁,而在极客的眼中,区块链是他们的全部和未来。

3. 第三代基础公链是区块链 3.0 的标志

杨振宁先生邀请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先生,从美国到清华大学创办交叉信息研究院,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计算机理论、密码学、分布式算法、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区块链是一种计算机技术也是一个新世界,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几个从叉院出来的同学愿意成为用科技改变世界的极客。

2017 年,经过长时间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后,开始「黑厢行动」,封闭式开发区块链基础设施——芯际。

比特币的出现被认为是区块链 1.0 时代的标志性事件,以太坊被认为是区块链 2.0 时代最重要的产品。安全、可靠和高效的第三代基础公链,可能成为区块链 3.0 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芯际的开发就是要完成互联网无法做到的全面信任问题,基础设施能够在安全的同时被海量使用。

感谢黑厢的师弟们,他们是一群默友。我们在远大园租了一套三室两厅房,购置 6 张床,8 台电脑,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我们天天吃盒饭。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已经成功研发出基础设施,并有了应用。

从芯际思维模型上来分析,去中心化是一个具有相对性概念的解决方案,一致性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安全可信,可扩展性是指性能更强,公链能够满足更多的用户来使用。

芯际将三者之间的关系定义为:以去中心化为解决方案从而达到一致性所追求的安全可信,于此同时尽量的满足更多用户使用。在芯际的逻辑当中,一致性要大于性能问题,于是乎怎样定义「去中心化「这个相对的概念就决定了可扩展的空间。

芯际从思维模型上突破了「不可能三角」问题,解决了不可信问题。

芯际的规划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公链底层的开发;第二个层面是在芯际基础设施之上开发一些功能应用;第三个层面是扩展更多的用户在芯际上进行场景应用。

2018 年 10 月 13 日,在北京做了芯际创世公开发布测试会,近 200 国内外友人共同见证。芯际首席算法工程师「大昊」博士在会上发布了芯际顶尖论文,生态组负责人「大白」博士进行了高速公链现场测试,全球布下 300 多个物理节点(1500 多个虚拟节点),TPS 达到 23000tps/秒以上,而且随节点数字增多,速度不断提高。

此次发布会上,我做了关于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演讲,此前没有可无限扩展、去中心化、安全可信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我们做到了。

4. 区块链的杀手级应用到底是什么?

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所以,区块链本质上是一台可信的计算机。

那么,这样一台可信的计算机如何帮助世界解决问题?区块链的杀手级应用到底是什么?

我们想想平时提到的类似淘宝、微信、美团、滴滴等移动互联网应用,没有任何一个只是把交易的问题解决了就能成为杀手级应用的,而是切实解决了用户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区块链这台可信的计算机上必须要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而不单单是交易,区块链能够承载更多的业务逻辑,给开发者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想象力,这才是当前助力 DAPP 爆发的关键之匙。

用户通过使用应用程序来解决各种问题,区块链作为技术和底层架构是要被封装在底层工作,对于用户来说应该是「无感的」,但区块链最终给人的直接感受是:我更加信任所接受的服务,我不担心自己的数据被运营商随意拿走滥用,看到的各种数据信息是真实的,而不是被恶意刷出来的……

举电商为例,电商的终局已定,当下电商大部分不赚钱了,流量太贵,像趣多多,拼多多,开始向「共享流量」上转变,市值快速就上去了,本质是把闲置资源整合了起来。在我心目中,已经没有电商的概念了,否则就成了另一个淘宝了。

我们要做的是基础设施,我们是外星人。

区块链应用,不是简单地往链上去搬,这样比如造成很多摩擦。如果没有业务数据,就没有数据的共享,但业务模式上不了链,谁敢把数据放在公链上,我还没挣到钱,再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商业还是要靠信息不对称来赚钱的,完全透明肯定有问题。

区块链是一台可信计算机,终极是地球村,协作是最大的需求。但如何协作?如何量化?规则是什么?靠一个大脑去思考规则,肯定是不可能。我们需要许许多多的小规则,这就是可编程人生。

以后买东西,付钱结算自动发生,根本无感;再比如打车,到了就走,我们相信规则的公正,只要每天过的有意义。而在艺术行业,估计只有 TOP10 才活得好,大部分艺术家的一张作品,一个图片,不值钱,但互联网的逻辑是免费的,这是不对的,因为也同样付出了劳动,现在可以每张图只要 1 分钱,但有无数的人来用。

参与很重要,也是一个经济体的有效机制。比如打车,我打车的次数越多,花的钱应该越少;而那些用的少的人,付的钱应该越多。以后,甚至无所谓行业,一个手机品牌,可以卖杯子,大家相信他,所以资产中包含了共识,包含了创造,包含了无形的东西要大于有形的东西,这是资产增值的部分。

金融本来就是调配资源的一种方式,区块链把金融从高高在上的位置拉下来。这是 Token 最有意义的事,大家认同一件事,不仅消费、投资,还参与了创造,是其中的一员,Token 只是一个结果,对于社群内的人来说,自然到无感。

有很多人说公链战争已经结束,格局已定,现在没有什么机会了。我们想反问的是战争的胜利者是谁?所谓的格局已定,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格局?

准确地说,在一个小周期内以白皮书融资为导向的公链战争或许结束,但在赋能行业的大周期里面,公链的比拼才刚刚开始。

区块链赋能世界,不能只简单停留在 Token 层面,必须深入到业务层面和数据层面。在功能完善、高性价比的基础设施建成之前,在可复用、影响范围广的商业模式出来之前,这些都不作数,到了那一天,这条既宽又长的赛道才算真正地加速腾飞,所有我们非常珍惜现在的战略机遇期。

5. 真正的公链之战将在「芯际社会」展开

从建立数字世界唯一身份开始,与现在互联网的用户不同的是:拥有完全自主的权利,包含可匿名权、不被注销的网络生命权等,就是芯际社会身份证「i」,就是数字世界身份证。

芯际是人与人之间、人工智能芯片之间、人与人工智能芯片之间交互的可信网络。

拥有一个「i」以后,可以从任何地方,多个终端进入芯际社会。

在芯际基础设施构建的可信底层上,所有由我产生的数据权益都确定归属于我,任何主体调用我的数据需要经过我的授权并且支付相应的报酬,这可以写成区块链程序强制执行;其次我在这个芯际社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可以通过 AR/VR 等方式交互,并和我的物理世界产生映射和交互关系;我可以和其它成员(个人、企业、程序、机器)基于各种规则自由合作,省略了中介和威权背书,使合作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每个人在这个社会里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喜好提供服务或者参与活动,得到相应报酬;芯际社会成员协同创造新的思想,驱动智慧工厂、智能机器人生产出实物产品,改变物质世界的面貌……

大家觉得好像比较遥远,但从 90 后,尤其是 95 后,他们一出生就天天用电脑,每天的信息量和信息来源,和我们这些从书本里长大的人,已经不一样了,一代人有一代人不同的底层。

到这些新一代人类,人工智能、机器人将替代人类的所有体力劳动,再说现在谁还会为衣食住行发愁,就连大部分脑力劳动也将被机器人所替代,人类所有做的事是一些创造性,比如一种爱好,运动,艺术,他们做的事情都是自我的延伸。

可编程的人生,不久将全面到来,人类逐步走向芯际社会。当然我们最重要的资产,还是来自我们的参与、认同和创造。

我高中狂打游戏,从中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尤其联网战争类游戏,我本硕之后一直从事网络安全,28 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这年美国出现比特币,后来,我考进清华信息交叉学院读博士,研究分布式算法。我被分了个代号「0」,「0」意味着不存在,同时也无处不在。

我们团队自主研发的芯际基础设施,致力于推动全球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的升级换代,构建安全可信的芯际社会。

我们希望全球的商业、技术团队一起来 PK,指出芯际的不足和问题;也欢迎在以太坊、EOS 等搭建应用和生态的团队,来使用芯际,更欢迎各路高手加入芯际,拥抱芯际社会,成为未来主人。

如有疑问联系邮箱:352064354@qq.com
星际传媒版权及免责声明:仅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星际传媒官方立场无关。
*本文转载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是转载分享,不代表赞同其中观点。请自行判断风险,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